当前位置>>首页  最新动态

实验室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

作 者:流体及动力机械发布时间:2025-10-09浏览次数:10

近日,2025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结果陆续公布。我校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子课题2项,经费合计1238.11万元。

流体及动力机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卢加兴副教授主持的课题经费750.91万元。该课题拟开发出水轮机过机泥沙特性在线监测分析系统,提出水轮机抗泥沙磨蚀评判准则,建立泥沙磨蚀下水轮机关键过流部件大修周期评估模型,预估不同条件下机组泥沙磨蚀大修周期,为含沙河流中水轮机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卢加兴,工学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国家留学基金委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论文评审专家,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排灌机械分会副秘书长、全国水轮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水电工程”重点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第二主持)等国家级项目4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其他纵横向项目30余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一等奖2、二等奖1,获全国大学生学科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2项,指导学生学科竞赛获国家级、省级一等奖等奖励13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受邀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做大会特邀报告5次、分会场主席3次。

流体及动力机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小兵教授主持的子课题经费378.2万元。该课题拟研制水轮机泥沙磨损试验平台,通过开展水轮机性能试验及材料抗磨蚀能力试验,阐明泥沙特性对水轮机外特性的影响规律,建立水轮机关键过流部件泥沙磨损测试方法,掌握典型材料的抗磨蚀特性。研究成果可为含沙条件下水轮机的优化设计、安全运行与防护提供试验依据和技术支持。

刘小兵,工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流体及动力机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部省级科研平台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国家级项目6项,其他各类项目5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励20余项,出版专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参与国际和行业标准6项。受邀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做大会特邀报告20余次。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00余人。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史广泰教授主持的子课题经费100万元。该课题拟针对机组整体流道复杂流态的高精度数值方法开展研究,揭示影响高速流动状态的主要因素以及空化流动过程的演变机理。研究成果可为水轮机精准数值计算提供理论支撑。

史广泰,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四川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四川省科技青年联合会理事,四川省石油学会理事会理事,西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及各类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共30余项。长期深耕能源装备技术领域,突破了高含气条件下油气混输技术,解决了高气液比含沙工况下原油无法实现有效混输的技术难题,延长油气混输装备的大修周期3倍以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SCI 56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4部;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编写教材3部,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国家科技计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资助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以及事关产业核心竞争力、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关键共性技术和产品研发。近年来,我校始终坚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高度重视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申报工作,不断加强组织协调,积极整合高水平研究团队和平台资源,主动对接国家科技创新布局与行业产业关键瓶颈问题。此次西华大学流体及动力机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功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是学校在水力机械方面科研实力和承担国家重大任务能力的重要体现,标志着实验室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